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宝宝睡前故事 > 正文

信人不如信己

宝宝睡前故事 2025-03-27 08:05
简介信人不如信己_信人不如信己的小故事睡前故事信人不如信己 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它养了许多只鸡。可是它发现围子里的鸡一天比一天少。后来它发现原来..

睡前故事信人不如信己

在一片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它养了许多只鸡。可是它发现围子里的鸡一天比一天少。后来它发现原来是因为自己为了进出方便,就把围子修得很简单。

老虎看这样继续下去不行,就在动物大会上说:谁如果能给我找一个工程师帮我重修围子,使我的鸡不再丢失,就重赏谁。

几天后野猪找来了狐理。野猪说狐狸是个高级工程师,以前把小狗的房屋修得很美,而且还得过的建筑奖项。

老虎一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急忙把狐狸拉到了鸡舍旁。狐狸立马开工,不分昼夜地干着。几天后它就把鸡舍修得美丽、漂亮、干净

老虎高兴地看着它的鸡,自言自语道:这次你们不会被偷走了。可是过了几天,它又发现鸡一天比一天少了。没办法,它只好派人看守。没几天,卫兵把狐狸捉住了,老虎非常生气,没有多想,一口就把狐狸吞了下去。

原来狐狸在修鸡舍时就给自己留了个洞,以方便自己进出。后来老虎找来它最好的朋友狮子诉苦,狮子说:你不要再修了,只要你努力得把鸡吃完,那还会有谁偷呢?

听了狮子的一番话,老虎想:是呀,与其让别人偷走还不如我自己吃了。于是马上让手下准备开饭,可是老虎又很讲义气,它不停地劝狮子:多吃点,多吃点!狮子吃饱后摸着自己的肚子说:老虎老弟,谢谢你的鸡,从今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被人偷了。说着打着饱嗝走了。老虎这才发现自己没吃多少,反而全让狮子吃了

老虎两次被骗,心里不甘,可没办法,只好饿肚子。


名人故事李苦禅有信于己

画家李苦禅年轻时师从国画大师齐白石,不仅画艺精湛,而且人格质朴。他长于画鹰、竹、莲、梅等题材。鹰是阳刚的倾向,竹是刚正不阿的象征,莲喻示了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画品如人品,这也正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常说:“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李苦禅心地宽厚,待人诚挚,尤重信义,言出必行,不计得失。

有一次,李苦禅在家中正忙着作画,一位相交多年的老友突然来访,他赶紧放下画笔,请老友入座,命家人端上一杯清茶,俩人天南海北地聊起了故人旧事,甚是欢娱。末了,老友将要起身告辞,才不好意思地说:“不瞒你说,今天我是来求画的,不过我看你作画辛苦,想是相求的人太多,实在难以启齿……”不待老友说完,李苦禅爽朗地笑了起来,“老兄何必这样客气呢?凭你我的交情,一幅画算得了什么?不日即可奉上,还请老兄多多指教!”老友高兴得连声道谢,揖手而别。

可是随着李苦禅名气越来越大,他的应酬也越来越多,因为事务缠身,老友所求之事也一拖再拖。有一天,老友的儿子突然登门,臂戴黑纱,泪流满面地告之其父已于目前病故的噩耗。李苦禅惊得跌坐在椅中,想起老友所托之事尚未如愿,悲伤之中又禁不住满怀愧疚。应人之事未了,而所应之人已去,如何能让自己心安呢?

夜深人静之时,李苦禅在书房里神情凝重,他缓缓地铺展开一张洁白的宣纸,细细地研好墨,然后挥毫作画,时而运笔如风,时而精雕细琢,整整画了一百枝卓尔不俗的莲花。画罢,他又郑重地题上了老友慧鉴的跋款,并盖上了平时自己最喜爱的印章。之后,李苦禅携画来到后院中,满上两杯水酒,点燃一支高香,洒一杯酒在地,双手举画。对天遥祭道:“吾友见谅,苦禅疏懒,未得一了心愿却惊闻老兄仙去,追悔莫及。今作《百莲图》,焚之以追偿所愿,老兄在天有知,苦禅岂敢无信?”拜完后,划着火柴,将精心制作的画作,化作了一团鲜红的火焰。

李苦禅的奇怪举止惊动了他的儿子,他跑出来问父亲发生了什么事,李苦禅叹了口气,详述了事情的经过。儿子听后有些不解地问:“您这又何必呢?又不是故意不给他画。再说,您的朋友已然亡故,你画了画给他,他也无从知晓了啊?”听儿子这样说,李苦禅抬起头,正色道:“过去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应人之事,岂可食言?老友无知,而我心有知。”

事后,李苦禅一再嘱咐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在苦禅大师看来,“诚信”二字,之所以要在“信”字前加一“诚”字,就是强调对信的遵守关键在于自己的内心。这种诚信能够超越时空与生死的界限,应之于心,遵之于心,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追求自己内心的释然。

诚信的最高境界,不是简单地有信于人,更要有信于己。

哲理故事羡人不如慕己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而有人在事业和成就少了三分,则在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或时间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有些东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细想下去,其实是公平的。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个馒头即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个馒头,你就会食不甘味。

钱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抢,房子太大的怕打扫,吃太多的怕胖。你看,现在有钱人都吃些什么,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茎五谷类,喝牧草、小麦汁,这些都是以前穷苦人家或者动物吃的。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园主抓到自己。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所以我说,那个总数是一样的,不是吗?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原来已是终点。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你拥有一百张床,你也只能睡一张床;就算你拥有一千双鞋,你也只能穿一双。就算你可以点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最多就只能撑饱一个胃,不是吗?

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的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差别。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单纯一个的人还幸福。

当你是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而当你是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你曾经有多少快乐,一旦失去就会有多少悲伤。到了死去,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得比较舒服,穷人死得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的。所以,人们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哲理故事羡人不如慕己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很多的玩具车,可还是望着别人的玩具车羡慕不已。别人的皮球,别人的水枪,反正,别人的总是最好的。

院子里,几个女人在聊天。A说:我真羡慕你们单身贵族的生活,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像我整天围着老公孩子转。B说:女人像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很容易老的,我还羡慕你嫁了个好老公呢!做全职太太,外面的风风雨雨都与你无关。C说:是啊,你看你保养得多水灵,像从前做姑娘一样的滋润,不像我们风吹日晒的,整个一蔫苹果。

聊天的人变了,羡慕的心思却差不多,羡慕别人有大房大车,羡慕别人老公少年得志,羡慕别人的双眼皮、杨柳腰,羡慕别人的儿女乖巧听话。稚嫩时羡慕别人长大,成熟时羡慕别人青春,女人的一生好像就是不断羡慕别人的一生。

其实仔细想想,多少人羡慕别人的家境富足,却看不见别人苦心经营事业的拼搏与执著;羡慕别人的衣着光鲜,却看不到光鲜背后的晦暗与隐忍;羡慕别人夫妻恩爱,却看不到别人家中锅碗瓢盆进行曲里也会有的争执与眼泪。

美满的生活人人向往,却是羡慕不来的,于是决定,羡人不如慕己。自己的心灵丰盈而透彻,也就明白了必要的放弃和必要的追求。我始终相信,一个羡慕自己的人,生活中一定会有着许多自得其乐的惊喜与美丽。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