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句子大全 > 正文

尊师的成语

句子大全 2025-03-28 14:39
简介尊师的成语_尊师的成语和名言尊师的成语1、例句: 欧阳老师对后进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尊师的成语)。2、(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

尊师的成语

1、例句: 欧阳老师对后进学生~,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尊师的成语)。

2、(循循善诱)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3、解释: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4、(和蔼可亲)谓态度谦温和气,容易接近。亦作“和蔼近人”。

5、解释: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6、杨时和游酢去拜程颐为师的那一年二人都已经四十多岁了,在各自的领域也都有了自己的建树,然而在求知的过程中依旧保持着低调谦逊的态度。

7、道,是道理的道,指的是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

8、“程门立雪”这个成语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后人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赞扬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尊师之风已经传承千年,这种优良美德,值得被我们一直传承下去。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也能效仿杨时不畏艰辛、一心向学、诚心求教、虚心刻苦的优秀品质。

9、出自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释义:比喻阴谋已败露。

10、(拼音):bān mén nòng fǔ

11、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2、出自:唐·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伏惟神皇陛下,恩同父母,矜照恳诚,信其赤心,实有馨竭。”

13、读音:(táolǐbùyán,xiàzìchéngxī)

14、至圣先师:(zhì shèng xiān shī),至:最。旧时特指孔子。现引申为形容教师德高望重。——《礼记·中庸》

15、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16、先秦·孟轲《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17、百世之师 程门立雪 寸草春晖 恩同父母 恩逾慈 经师人师 敬老慈幼 敬老尊贤 门墙桃李良师益友 师道尊严 贪贤敬老 万世师 严师益友 一字之师...

18、(出自):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日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19、现在的年轻人有程门立雪的精神的已经不多了。

20、出自汉·王充《论衡·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释义: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21、(1)孟子把柳下惠和伯夷并称为百世之师,令人感叹的是师承先贤、亲承教化没有机会,实在是有原因的。

22、出自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释义: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23、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2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敬道。”

25、良工心苦:(liáng gōng xīn kǔ),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26、释义: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

27、(解释):庀:准备、具备。 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28、释义: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29、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释义: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

30、造句:欧阳老师对后进学生循循善诱,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31、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释义: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2、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33、解释: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34、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35、(解释): 奉:遵从;承:接受。遵从命令,接受指教。指完全按照别人的命令、意图去办事。

36、 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

37、例句:李老师~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国家栋梁。

38、呕心沥血:(ǒu xīn lì xuè),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新唐书·李贺传》

39、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0、良师益友: 读音是liángshīyìyǒu,意为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用于形容和自己亦师亦友的朋友。

41、循循善诱:(xún xún shàn yòu),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论语·子罕》

42、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43、出自汉·刘向《说苑·说丛》:“贤师良友在其侧,诗书礼乐陈于前,弃而为不善者,鲜矣。”白话文意思是有贤德的老师和好的朋友在他身旁,诗书礼乐都陈列在他前面,把这些东西都抛弃而去做坏事的人,是很少见的。

44、释义: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45、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6、(举例造句): 至如赵秉钧之妄用佥壬,变生不意,犹不过奉令承教者耳。章炳麟《致袁世凯电》

47、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48、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49、(无微不至)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备至。

50、释义: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51、(出自):唐·李方郁《修中岳庙记》:“尔宜专其事……岂可不成耶?遂鸠士庀材;四旬而就。”

52、(拼音): fèng lìng chéng jiào

53、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释义: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54、释义:原意是桃树和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便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言,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本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