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 > 故事典故 > 正文

最佳状态

故事典故 2025-04-15 09:11
简介最佳状态_禁欲多久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

庄子在《达生》篇里,讲了一个木匠的故事:

鲁国木匠梓庆削木做悬挂钟鼓的架子两侧的柱子,上面雕饰着猛兽。他做成的柱子,看见的人都惊讶不已,以为鬼斧神工。

鲁侯召见梓庆,要问一问他其中的奥秘。梓庆对鲁侯说:我准备做这个的时候,不敢损耗自己丝毫的力气,而要用心去斋戒。斋戒的目的,是为了“静心”。

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斋戒到第五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非誉巧拙”了,也就是说,大家说我做得好也罢,做得不好也罢,我都已经不在乎了,也就是忘记名声了。到第七天的时候,达到忘我之境,我可以忘记是在为朝廷做事了。大家知道,为朝廷做事心有惴惴,有杂念就做不好了。

这时,我就进山了。静下心来,寻找我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看到形态合适的,仿佛一个成形的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最合适的木材砍回来,顺手一加工,它就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木匠斋戒第七天,其实是穿越了3个阶段:忘记利益,不再想着用我的事情,去博取一个世间的大利;忘记荣誉,不再想着大家的是非毁誉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忘记自己,人其实只有达到忘我之境,才可以做到更好。

声明 本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 包括/图片/视频/个人隐私等信息 )请来信告知,本站收到信息会尽快处理并回访,联系邮箱:laodilailiao#foxmail.com

文章评论

    评论问答

本栏推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