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

  • 二十四孝故事之十:卖身葬父

    卖身葬父的故事汉朝时,有一个闻名的孝子,姓董名永。他家里非常贫困。他的父亲去世后,董永无钱办丧事,只好以身作价向地主贷款,埋葬父亲。丧事办完后,董永便去地主家做工还钱,在半路上遇一美貌女子。拦住董永要董永娶她为妻。董永想起家贫如洗,还欠地主的钱,就死活不答应。那女子左拦右阻,说她..

    语言文字 2025-04-29 09:30 阅读原文
  • 二十四孝故事之九: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的故事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担心..

    语言文字 2025-04-29 09:15 阅读原文
  • 二十四孝故事之八:拾葚异器

    拾葚异器的故事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

    语言文字 2025-04-29 09:05 阅读原文
  • 台湾宜兰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

    1.宜兰 宜兰旧称“噶玛兰”或是“蛤仔难”,这些名称都是翻译自原来居住于宜兰平原上的平埔族噶玛兰族的族名,后来到了清光绪元年,在此设县,县名即是在原来的“兰”字上,加上“宜”这个文雅的字,成为宜兰县,而一直沿用至今。2.罗东 “罗东”这个地名是出自于平埔族的译音,由于相传此地境内的路上..

    语言文字 2025-04-23 09:41 阅读原文
  • 台湾省桃园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

    1.桃园 在清朝时,此地就有汉人入垦,当时在此地遍植桃树,所以就称此地为“桃园”。2.大园 此地旧称“大坵园”,意思是指大块的旱田,因为以前此地缺乏水利,只能种植甘藷及一些耐旱的蔬菜,所以就称为“大坵园”,后来才简称“大园”。3.芦竹 本乡在开垦初期,是一块芦竹茂生之地,移民在此地居住形..

    语言文字 2025-04-23 09:25 阅读原文
  • 台湾省新竹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

    1.新竹 新竹旧名为“竹堑”,缘于本地以前为平埔族中的道卡斯族之竹堑社的居住地而来。清雍正元年之后,本地成为“淡水厅”的所在地,一直到光绪元年,台北建府后,改淡水厅为“新竹县”,才有新竹的地名。“新竹”的意义,乃是指在竹堑所新设之县。或云取竹堑之竹字,期其地之日新又新,故名新竹。2...

    语言文字 2025-04-23 09:22 阅读原文
  • 台湾苗栗县各乡镇地名之由来

    1.苗栗 本市旧称为“猫里”,因早期此地为平埔族道卡斯族之“猫里社”所居。“猫里”是平原的意思。2.苑里 “苑里”地名是由来于道卡斯族“苑里社”的社名。3.通霄 通霄原称为“吞霄”,是道卡斯族的社名。日据时期时,以其当地的虎头山平地突起,耸入云霄,便改此地为“通霄”。4.西湖 西湖昔称为“四..

    语言文字 2025-04-22 09:04 阅读原文
  •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玉帝当天微服私访

    如果说年后禁忌最多的一天是正月初三,那么年前需要小心谨慎的就是腊月二十五了,因为要“表现给玉皇大帝看”。接玉帝 务必谨言慎行 腊月二十三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诸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话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玉帝会在二十五这天亲自..

    语言文字 2025-04-11 09:43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养生篇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所谓斗即斗纲,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度。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

    语言文字 2025-04-11 09:13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养生篇

    每年的2月4日或2月5日是立春。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开始之意,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而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而“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形象地反映出立春时节的自然特色。随着立春的到..

    语言文字 2025-04-11 09:04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养生篇

    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是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而且..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45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养生篇

    谷雨,斗指癸。太阳黄经为15度。公历每年的四月二十日前后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度以上。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42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养生篇

    7月7日小暑天。“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36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养生篇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工作不容忽视。大暑时节即是喜温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也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节,我国有些地区的人..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31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养生篇

    3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南北半球昼夜相等。从..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25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养生篇

    公历每年2月28日前后为雨水节气。雨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20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养生篇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15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养生篇

    “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太阳黄经为60度。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10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养生篇

    芒种,6月6日,太阳黄经为75度。农历书记载:“斗指巳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就是说,芒种节气是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由于天气炎热,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农事种作都以这一时节为界,过了这一节气,农作物的成..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06 阅读原文
  •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养生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

    语言文字 2025-04-10 09:01 阅读原文

本栏推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